陶瓷与耐材产业

【概述】 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以及产能过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陶瓷与耐火材料(以下简称“耐材”)产业各项指标均下降。全年60个规模以上陶瓷与耐材企业工业产值66.6亿元、销售收入63.4亿元、利税总额5.2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5.6%、16.5%、21.3%,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相应总量的2.3%、2.3%、3.1%,利税占比高于产值与销售的比重,体现出整个产业收益与贡献较高的特点。从产品产量来看,陶质砖46.7万平方米、耐火材料制品60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30.1%、13.1%;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8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年内,江苏省宜兴彩陶工艺厂的“艺萃牌”彩陶和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的“方圆牌”紫砂入选省首批“江苏老字号”。

 

【骨干企业】 全市陶瓷与耐材产业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企业10个,全年销售收入41.1亿元、利税总额4.6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陶瓷与耐材企业相应总量的64.8%和88.5%。江苏省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柴油发动机制造商美国康明斯公司在中国唯一的高性能蜂窝陶瓷载体供应商,并获得采购订单。江苏嘉耐高温材料有限公司通过转变服务方式,全年销售收入4.9亿元、利税总额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16.4%。江苏正达炉料有限公司依靠高质量产品赢得市场,全年利税总额5929万元,比上年增长61.2%。市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通过与上市公司合资重组实现转型,成立华东瑞泰科技有限公司,全年利税总额2043万元,比上年增长53%。江苏富陶科陶瓷有限公司全年应税销售8000万元,其中外贸出口1000多万元,实现了比上年翻番的跨越式发展,打造出“伯陶科(中国)”的高端陶板品牌。宜兴宇盛陶瓷厂有限公司拥有国内最大的烧造陶瓷容器窑炉,市至正陶瓷有限公司年外贸供货能力稳定在2000万元。

 

【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全市陶瓷耐材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加快转型发展提供支持。4月,在2015宜兴市“长沙高校行”产学研对接活动中,江苏富陶科陶瓷有限公司、市华威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与高校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江苏宜兴彩陶工艺厂、江苏拜富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高校签订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合作协议。江苏三恒高技术窑具有限公司坚持开展科研、自主创新,通过改进窑具原材料配比,其生产的复合承烧板的各项指标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2015年开发的锂电用高温耐火材料,耐腐蚀性高于国内同行水平,成功试用于部分锂电池生产企业。江苏省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温高压陶瓷膜过滤器,替代传统布袋除尘法,可在上千摄氏度的高温下除尘,而且粉尘剩余率远优于布袋除尘法。

 

【后劲投入】 全市陶瓷与耐材产业新(改、扩)建项目42个,其中内资项目35个、外资7个,新上项目3个、技改39个,总投资24.5亿元,年内完成工作量18.5亿元,可年新增销售收入19.9亿元。在建单体投资规模超1亿元的陶瓷工业重点项目5个,全面建成达产后可年新增销售收入约10亿元。江苏嘉耐高温材料有限公司不断改造镁碳砖车间设备,自主研发的新式干燥窑能耗下降约35%—40%,生产能力达每月2250吨,可保证镁碳砖车间每月生产1600吨—1700吨,且在同等条件下,投入产出率等指标处于国内同行领先水平。

 

【陶瓷与耐材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受全球经济增速缓慢、国际贸易低速增长、发达经济体需求较弱、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的影响,宜兴陶瓷与耐材产业面临三大挑战。产能过剩:陶瓷与耐材行业产品主要用于冶金、建材等行业,此类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加剧了陶瓷与耐材行业产能继续过剩。竞争激烈:全市陶瓷与耐材生产企业成本增进、利润降低,企业生存艰难,企业间竞争激烈,兼并重组愈演愈烈。资源环境约束趋紧:随着政府对资源、能源和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强,对陶瓷与耐材产业生产的制约日益明显,全行业节能降耗、治污减排的任务繁重,部分耐火原料资源紧张的形势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回到目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