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管理

【概述】 围绕“政社分开、职权明确、依法自治”的目标,通过简化审批登记手续、加强孵化基地建设等举措,全市社会组织发展呈现出数量快速增加、种类不断丰富、质量稳步提升的良性态势。全年新登记社会组织52个,其中直接登记有31个。累计登记的社会组织达2385个,其中社会团体41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618个、基金会9个、备案1346个。办理变更登记32个。对全市2014年7月1日前成立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年检,应检社会组织约558个,参检组织516个。其中,年检合格492个、基本合格17个、不合格30个。注销社团4个、民办非企业2个,撤销社团4个、民办非企业8个。对全市所有社会组织实施网上年检,改进服务方式,对新办社会组织现场指导办理网上年检。配合市委组织部对离退休干部兼职社会组织职务清理工作进行调查统计,对不符合兼职的34人进行清理,对符合条件36人重新备案。针对个别盲人推拿所超范围经营,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情况,首次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调查和行政处罚;会同市残联对18个盲人推拿单位进行安全和管理方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规范盲人按摩类民办非企业活动秩序。

 

【公益创投创新推进】 坚持“阳光操作、市镇联动、打造品牌”的目标,推进公益创投活动。申报范围扩大,项目内容更加贴近民生服务。申报主体除了登记的社会组织和备案的社区“微组织”外,首次增加在省民政厅登记的基金会。首次采用市、镇联动方式,由市民政局出台方案,统一发布并负责市级社会组织项目的初审,委托第三方开展市级项目的评审和实施。评审过程实行现场答辩和书面评审相结合;全市首个试点镇丁蜀镇则实行自行申报、评审,将审定的项目报市民政局审批后实施,并配合第三方进行项目的监管和评估。市级项目由市福利彩票公益金直接资助,试点镇丁蜀镇则需筹集不低于20万元的项目配套资金(市、镇资助资金比例为6∶4)。市级公益创投项目资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8万元,社区微创投项目不超过5万元。4月,有70个公益创投项目入围,涉及养老、残疾人就业等领域,公益创投的申报组织数、项目入围数均创历年之最。丁山尚品口腔门诊部推出 “爱牙行动——关爱老年人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项目,关注老年人的口腔健康,为丁蜀镇及周边地区的300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做牙齿全科免费检查、牙周治疗,并不定期义务举办牙齿保健知识讲座。市社会妈妈爱心联盟的“我的城市我的家”蒲公英扎根计划——城市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援助项目,面向200个流动人口家庭,由志愿者团队实施家庭教育及社区融入计划,提升流动人口家庭儿童城市生存、社会融入等方面的能力。市巾帼家政服务中心申报的“巾帼暖巢——家政服务项目”,获7万元福彩公益金资助,这笔资金用来为宜城街道和平、民主、大同等六个社区的中老年低保户提供家政服务。同时,市民政局印发《公益创投项目管理手册》,依托市社会组织创业服务中心对入选项目进行5期培训,督导团队到每个项目实施单位进行现场指导,推进项目的落实。全年申报项目114个,入围项目70个(市级公益创投项目30个、市级社区微创投项目28个、丁蜀镇公益创投项目12个),投入资金330万元。

 

【社会组织培育和孵化】 社会组织创业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资金支持、专业团队管理、社会组织受益”的运营模式,为初创期、草根性、公益性社会组织免费提供场地设备、能力建设、项目扶持等服务。为帮助企业健康成长,加强入驻机构能力培训,安排实务和技能培训、理论与业务培训相结合,采用案例交流、风采展示、参观学习等形式,开展对社会组织在资金筹措、项目管理、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培训。搭建交流平台,对入驻机构根据业务需要,开展结对活动,做到资源共享,实现中心机构双赢。加强孵化站点建设,按照“一中心、多基地”的模式,全年新增基层孵化站点12个,全市累计有镇级孵化中心3个、社区孵化站31个。对新成立的孵化基地给予一定经费奖励。年内组织对市社会组织创业服务中心首批12个入驻机构进行综合评定,出壳4个。全年新招募入驻机构5个,累计14个。

 

【社会组织品牌建设】 促进公益成果转化,提升社会组织影响力, 12月,召开市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品牌创建评审会。全市有42个社会组织申报公益品牌,市民政联合财政、发改等部门及外聘的江苏华益社会组织评估中心组成评委会,对社会组织的公益性、核心业务、管理规范等进行打分。市癌症康复协会实施的“与爱同行”、宜城街道民主社区“敲门大姐”服务站等18个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脱颖而出,均获2万元的奖励。此次评审为全省首次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品牌的评审活动。同时,为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对全市23个获得AAA以上的社会组织开展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确认。

(沈永明)


回到目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