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巷镇

【概述】 区域面积86.42平方千米,辖行政村16个、社区2个,总人口47055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3亿元,比上年增长3.36%。财政总收入1.93亿元;财政可支配收入1.01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36.9亿元;流通应税销售收入8.9亿元。工业利税总额2.4亿元;工业后劲投入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外贸出口额841万美元。农业总产值4.75亿元,比上年增长5%;农业多种经营收入2.91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全年粮食总产量3.31万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6元,比上年增长9%。引导企业发展创新驱动、技改扩能、提质增效,全年共申请专利100项,申报高新技术产品4个,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80%以上,江苏兴海线缆有限公司与牛津大学(常州)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宜兴市宏伟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江苏立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均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江苏宜安建设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成立BIM深化设计中心。坝塘村、英驻村、城典村创建成无锡市幸福村。“琅玕马灯”被列入宜兴市民间特色文化扶持项目,“杨巷葱油饼制作技艺”被列入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内,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的村8个。实现村级司法行政服务站点全覆盖,村级规范化调委会创建率达100%。芝果村、镇龙村创建为省级民主法治村。


 

【经济发展稳中趋好】 开展“企业重组突破年”活动,重组盘活宜兴市鹤新化纤有限公司、宜兴市海盛兴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无锡圣恩铜业有限公司、江苏东洲电缆有限公司资产。江苏琴川化纤有限公司、江苏汇成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辉宏信科技有限公司等优质项目全面投产。光伏电站、特种线缆、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项目签约落户。深化战略合作,无锡市天兴净化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与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的战略重组处于实质性启动阶段。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10亿元、限上企业零售额7500万元、工业投入8亿元、服务业投入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10.9%、7.4%、26.1%、84.3%,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现代农业亮点纷呈】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全年累计“三资”(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入农业7500万元,江苏筑博农业精品二期盆景、梦之源休闲采摘、绿源智能大棚等现代高效农业项目有序推进。万亩优质稻米生产、良种山羊繁育、高产水蛭养殖等特色基地建设初具形态,园区发展内涵不断提升。品牌建设成果丰硕,新增无锡市知名商标2个、无公害农产品4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2个,“宜皇”大米获第八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晶溪”大米获“江苏省公认名牌产品”称号。探索“互联网+农业”销售模式,创建杨巷“三品食品”天猫专营店、“头等舱”商城、微信公众号等第三方电商平台。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园区+基地+农户(家庭农场)”的利益联结机制,整合形成经营共同体,增加农民收入。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完成《中桥路“示范街”创建规划》和革新村、英驻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启动《杨巷历史老街区保护和发展规划》,完善《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完成杨巷北环路、育才路、人民北路、杨富路、戈潘公路提标改造工程及革新路绿化、亮化工程,南环路西延、建芳线改造开工建设。启动宋安村、黄玕村“美丽乡村”建设。推进集镇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整治新沟里,推进金峰小区、桥西五组、安前浜等镇中村环境整治。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重点加大督查考核和奖补力度,确保村庄环境长治久洁。镇村环卫一体化提档升级,实现垃圾清运及洒水机械化作业。年内,按照市场化理念加强物业管理,完善绿化养护考核机制,开展停车秩序、经营秩序、矿产品运输秩序等专项整治行动,推进“中桥路”示范街创建工程,镇容镇貌继续改善,城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47.71万元、重残人员补助金125.1万元、尊老金138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发展慈善事业,开展“1+10”结对帮扶活动,全年救助困难群众572人,发放助医、助学、助困等救助金128.11万元。启动杨巷文体中心、钱松喦艺术馆建设工程。开展“美在杨巷 记忆乡愁”文化提升行动,展示杨巷丰厚的文化积淀。完成英驻村、金紫村、新芳村、革新村“一村一品”建设。金紫村、英驻村、塘门村通过省卫生村复审,杨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为省级肠胃特色专科。祥颐苑养老机构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敬老院整合提升工程进展顺利,2016年春节前启动运行。



回到目录 |  返回顶部